“各位教师,在积极投身疫情防控的同时,要按照学校的统一安排和要求,发挥集体智慧,齐心协力做好‘停课不停学’工作……”校长冯建民2月10日在全校网络教学视频大会上发出动员令,拉开了罗田理工中专网络教学大幕。
开展网络学习以来,罗田理工中专坚持以学生为主体,不断优化网络学习要素和环节,不断提高网络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。
“我班55名学生,都有手机可以上网学习,其中有10人家里有台式电脑,但有5人是贫困户家庭,存在流量费用问题……”这是高一(19)班开展网上学习调查的基本情况,也是该校46个班了解掌握学情的一个缩影。自2月3日开始,该校46个班班主任迅速通过微信群、QQ群、电话等工具,加强与学生及家长的联系沟通,发送学校议订的《关于疫情防控期间“停课不停学”工作致学生及家长的一封信》,对学生和家长进行全面动员,形成网上学习的良好氛围。
为了提高学习效率,该校注意综合采用多种学习方式。根据中职生学习专注度不高、自律性较差的特点,学校一方面缩短线上持续学习时间,每节课安排30分钟。同时发挥专业组和备课组的作用,统筹安排课堂直播、自主学习、讨论答疑、练习测试等多种学习方式的综合运用,每周组织开展一些学生喜欢的评选活动。高三面临高考,该校突出练习和测试,注意加强和全省其他中职学校的联系,积极参加全省的联考。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极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。
中职生网络学习面临的困难之一就是学习资源缺乏和碎片化,为解决这一难题,该校采取设置专题的方式来组织资源,围绕课程学习、疫情防控、生命教育、爱国主义教育、劳动教育等五个专题,组织协调教师搜集整理相关资源,由学校审核后推荐给教师使用。目前文化基础课和专业理论课选用的是“中国大学MOOC”平台的课程自主学习资源,疫情防控已经组织了五期战“役”英雄谱学习和讨论。专题教学资源的搜集和分享,发挥了团队合作力量,减轻了教师负担,更增添了学习的吸引力。据不完全统计,该校有2700余名学生参加了线上学习,收课率在95%以上。
根据学校安排,下一阶段将进一步完善建档立卡户的学生助学方案,落实线上与线下的过渡和衔接。